新闻中心News
PG电子下载陕西佳县圪崂湾村:科技赋能种出产业振兴“智”富果
在陕北黄土高原褶皱深处,曾因三通不畅深陷贫困的佳县方塌镇圪崂湾村,如今以科技为引擎,犁开产业振兴新图景。通过党建引领、科技赋能与三产融合,该村不仅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跨越式增长,更成为陕西省乡村振兴的科技示范样本。 科技部与地方政府构建联动机制,为山村蜕变注入动能。自2022年起,科技部每年选派选调生驻村挂职,推动部省市县四级科技资源精准落地。 科技部挂职佳县圪崂湾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孙义舟说:科技部帮扶聚焦三点:一是科技赋能,通过选调生驻村搭建联动桥梁;二是项目驱动,以中央引导资金支持产业发展;三是人才引领,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12名专家团队驻点指导。 高校科研力量将论文写在大地上:零散土棚升级为连栋智能温室,环境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,并联式水肥系统实现精准滴灌,专家通过手机App远程指导植保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 陈晓辉说:75亩园区引进6个葡萄品种,采用倒挂微喷节水技术,今年亩产1500斤,明年预计达2500-3000斤。 这种“保姆式”科技服务成效显著,不仅有效提升了每亩葡萄的产值,待2025年葡萄全面挂果后,更将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。在设施农业的另一端,科技创新同样硕果累累。 “设施蔬菜轻简化高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项目已在圪崂湾村落地建成,规模化设施蔬菜示范基地的成功运行,有效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。 “十四五”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特色干果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”项目也在该村顺利推进,建成30亩榛子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示范园、20亩核桃提质增效高接换优技术示范园,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扩大种植面积至300—500亩。 针对黄土丘陵区干旱难题,渗水地膜旱作技术成功推广,2000亩小杂粮种植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,还为千只绒山羊养殖提供了优质饲草支撑。 同时,36户养殖户积极采用“两年三胎”高效繁育技术,PG电子入口初步构建起种养结合、循环发展的生态农业新模式。 村集体打造智慧农业+文旅模式:智慧日光温室种植草莓、蓝莓,配套溯源系统打响生态采摘品牌;红土林地貌农耕研学基地,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。 数据见证:2023年获评陕西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,村民人均收入从2019年1.3万元增至2024年2.2万元。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兴农,圪崂湾村以科技创新践行两山理念,打造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佳县样本。未来,该村将向农业设施化、数字化、绿色化目标迈进,让科技之光普照更多乡村振兴路。